“天下第三行书”《寒食帖》简介及欣赏

综述     

《寒食帖》又名《黄州寒食诗帖》或《黄州寒食帖》,是苏轼撰诗并书,墨迹素笺本,横34.2厘米,纵18.9厘米,行书十七行,129字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
微信图片_20221102172653.jpg

苏轼《寒食诗帖》▲


       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。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,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。诗写得苍凉多情,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。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,有感 而出的。通篇书法起伏跌宕,光彩照人,气势奔放,而无荒率之笔。《寒食诗帖》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, 被称为“天下第三行书”,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。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:“此书兼颜鲁公,杨少师, 李西台笔意,试使东坡复为之,未必及此。


微信图片_20221102172447.jpg

苏轼画像


作者简介

       苏轼(1037-1101)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山人,苏洵长子。北宋嘉佑二年(1057)进士。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,知密州、徐州、湖州,因反对王安石新法,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,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曾出知杭州、颖州,官至礼部尚书,后又谪贬惠州、儋州(海南岛),最后北还,病死常州,追谥文忠,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,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唐代的韩愈、柳宗元、宋代的欧阳修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;其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,少数诗能反映民间疾苦,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;词开豪放一派,与黄庭坚号称苏黄;擅长行书、楷书,取法李邕、徐浩、颜真卿,而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大家。


       《寒食帖》高清全卷,请旋转手机横屏观看。


《寒食帖》全卷


书法鉴赏

       历代鉴赏家均对《寒食帖》推崇备至,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。南宋初年,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:“老仙(指苏轼)文笔高妙,灿若霄汉、云霞之丽,山谷(指黄庭坚)又发扬蹈历之,可谓绝代之珍矣”。自此,《黄州寒食二首》诗稿被称之为“帖”。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:“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,必以此为甲观”。清代将《寒食帖》收回内府,并列入《三希堂帖》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四月初八日,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“东坡书豪宕秀逸,为颜、杨后一人。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,后有山谷跋,倾倒至极,所谓无意于佳乃佳……”为彰往事,又特书“雪堂余韵”四字于卷首。


       苏轼对黄庭坚书法的评语,认为其结字过於狭长,外观犹如”树梢挂蛇”。不过,东坡也在自己书法中加入此种结字,以增加章法的跌宕变化。黄庭坚以”石压哈蟆”来形容苏轼书写时,经常出现的横扁结字。根据黄庭坚的说法,东坡不善悬腕,故书写时的活动范围较局促,单字的右侧不易开展,如戈笔就容易成为病笔,形成”左秀右枯”的状况。然此现象就如”西施捧心而颦”,虽然是缺点却也是其书作之特色。”衔纸”二字悬针笔法,极其生动,可知苏轼并非不能悬腕。作品用笔的厚重来自颜真卿的影响,”水”字的捺笔动作可见一斑。《黄州寒食诗帖》彰显动势,洋溢着起伏的情绪。诗写得苍凉惆怅,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,有感而出的。通篇起伏跌宕,迅疾而稳健,痛快淋漓,一气呵成。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,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,或正锋,或侧锋,转换多变,顺手断联,浑然天成。其结字亦奇,或大或小,或疏或密,有轻有重,有宽有窄,参差错落,恣肆奇崛,变化万千。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,世人遂将《寒食帖》与东晋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唐代颜真卿《祭侄稿》合称为“天下三大行书”,或单称《寒食帖》为“天下第三行书。”还有人将“天下三大行书”作对比说:《兰亭序》是雅士超人的风格,《祭侄帖》是至哲贤达的风格,《寒食帖》是学士才子的风格。它们先后媲美,各领风骚,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。


历史传承

       此卷同治年间(1862~1874 )为广东人冯氏收藏,遭遇火灾,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迹。一九二二年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,约一九四九年归台北收藏家,一九八七年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购回。




       《寒食帖》流失海外,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,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《寒食帖》,当知下落后,即以重金购回,并题跋于帖后,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,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,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



       以下是《寒食帖》单列高清图片及释文。


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


食。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


容惜。 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


萧瑟。卧闻海棠花,泥


污燕支雪。暗中偷负


微信图片_202210272248515.jpg

去,夜半真有力,何殊病少


年,病起头已白。


春江欲入户,雨势来


不已。小屋如渔舟,蒙蒙


水云里。空庖煮寒菜,


微信图片_20221027224852.jpg

破灶烧湿苇。那


知是寒食,但见乌


衔纸。君门深


九重,坟墓在万里。也拟


哭涂穷,死灰吹不


起。


右黄州寒食二首




       学习书法请关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书法教育工作委员会官网,这里你想要的都有。



智慧书法  家校共育

全民书写  文化传承